(圖片引自TAAZE讀冊生活)
打從新書上市以來就一直想看.但是總有藉口一再拖延.
最近又想到.上圖書館預約(居然還等了2個月.可見有多熱門).
前陣子興起一股教育熱.由中國漫延開來.
先是虎媽.再來是狼爸.
(印象中有陣子談話性綜藝節目還蠻常見到狼爸身影的.主張嚴格的兒女教養方式)
在西方化的東方世界.這樣的言論是否能夠激起什麼影響.還是只是一時熱潮.
答案顯然很明顯.
虎媽育兒經簡要摘述
全面嚴格控制孩子的生活.不論家庭內或外
童年生活是為未來作預備.童年期即訓練期
隨時處於備戰狀態.不得鬆懈(即使假期出遊.也不得中斷練琴)
堅持初衷絕不妥協(即使被孩子討厭.老公反彈也一樣堅守原則)
用盡一切手段.只為激發孩子最大的潛能.相信自己孩子最優秀
肯定努力的價值.努力就是邁向成功之路
觀後感
虎媽一詞.乃作者以生肖來描述自己的特質
肖虎之人-人格高尚.無所懼.個性強.有權威.有魅力
有能力給予無私的愛.但占有慾也強.
我是不太懂生肖對個性的影響啦(話說我好像也該來研究一下)
不過我覺得她的形容果然很貼切.但我也覺得.心理作用層面會大過實際關聯性.
撇開這些不論.
虎媽口中所謂中國媽媽式的教養原則.其實在我們見來.就是傳統父母教養我們那一套.
只是她落實更澈底.更不容破壞或議價.
所謂不打不成器.棒下出孝子.
只是手段上不同.虎媽不打只罵(當然是必要時).
她是傳統式中國媽媽的放大版或說極端版.
對子女的奉獻極大(陪子女上課.練琴.督促功課.打理一切起居).也對子女要求極高(功課全A+.才藝表現也要頂尖)
更別說孩子的生涯發展.幾乎都是操於母親之手.
她是個優秀的學者.也有個學者先生.想當然孩子的資質也相對佳.
所以老大老二在這樣嚴格的教養下.學術(課業及琴藝)表現都相當好.
是這樣沒錯.但是這樣就沒錯了嗎?
如果是這樣.那書名可能改喚虎媽的成功育兒法會更好!
雖然二個女兒表現都可圈可點.但小女兒卻於青春期表現出激烈的抗拒及不適應.
讓母女2人.甚至整個家庭都陷入黑暗時期.雙方的僵持及女兒以各種手段表現出的抗拒.
讓愛女心切的母親不得不退讓.重新思考什麼方式才是好的.妥適的.
畢竟母親所作所為皆是為了女兒好而使出的手段.但當這一切手段逼得女兒往反方向去了.
逼得虎媽不得不棄械投降.重新審視自己的原則及作法.找出新的方式.
而這新的方式.也就是一般認定的.西方式的教養方式.尊重開明.減少管制.
偶也會覺得過去的努力(小提琴方面的表現)似乎付諸流水.功虧一簣.
也會試著重起爐灶(強化網球方面的技能精進.追求超水準表現).
但似乎遇到剋星.沒有施展空間.或說.施展空間受到極大限制.
總之.還有很多待學習之處.
保持彈性.接受挑戰.權宜出招.恐怕是唯一可行之道.
不過說真的.虎媽沒有多著墨於母女平時相處及互動很可惜.
通常中國媽媽式嚴格管教都基於對子女的愛.戰火之下表露出的關心及深厚的愛意.
往往才是中國媽媽式教育成功的根基.
所以書末附文也可見二個女兒對媽媽的感謝及愛.
也許媽媽教養手段會讓外人覺得很不人性化.太苛刻.
但其實媽媽溫柔體貼的那面.也同時更讓人感動於心.
虎媽的戰歌沒有結論.也許就像俚語說的:一樣米養百樣人.
因為每個人都不一樣.所以沒有一種方式可以適合所有人使用.
教育方式也因此才會這樣多元化.
我自己接受的教養方式也是中國媽媽式的.一堆規矩.要求(尤其是課業上的).
但是後來接觸的卻都是西方媽媽式的.要開明.尊重孩子.
就現階段來講.對未開化的小飯糰.則仍處於只養未教.放任自由發展的狀態.
但隨著小糰愈來愈大.究竟如何教.真的是蠻困擾的問題XD
我承認我其實有點自私.想要當個孩子喜歡的媽媽.甚至是親密伙伴.
但是也會害怕.太過尊重會造成孩子無所長.畢竟我相信.學習從不是愉快的事.
除非你已打下極佳基礎.才能夠從學習探究過程中得到滿足與樂趣.
而基礎功.向來都不好玩.
常規建立亦是.守規矩不會是件好玩的事.反之.搞破壞.逾矩反而有刺激感.
除非它內化於內心的規範.再轉化為行為的準則.否則在建立規矩的過程.也是一大挑戰.
基於這樣的觀點.我或多或少是偏好所謂中國媽媽式的教育理念.
但是我能堅持到什麼程度(可惜我不屬虎.感覺很好動搖).
或者手段能如何變通.還真的是有得努力了.
媽媽這工作.還真的是好難啊!